<menu id="qos4g"><rp id="qos4g"></rp></menu>

        N 新聞資訊 News and information 掌握知產最新動態 創造IP無限價值

        國知局:到2025年將建成20個左右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

        來源: 粵高
        日期: 2022-06-23
        瀏覽次數: 14

        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22日通過官網發布《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遴選20個左右的城市(地區)完成建設工作,經評估認定為示范區,打造若干知識產權保護高地。


        該方案確定有六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區域內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交流、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



        國知局:到2025年將建成20個左右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
        通知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印發《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6月20日


        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等要求,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加快推進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建設,制定以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目標引領、因地制宜、擇優遴選、動態管理,高標準建設、高水平保護、高品質服務,建設一批示范區,探索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推動在重點地區初步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帶動引領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整體提升,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遴選20個左右的城市(地區)完成建設工作,經評估認定為示范區,打造若干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示范區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科學合理,知識產權保護生態良好,法治化水平較高,全鏈條保護運行順暢,體制機制改革成效明顯,公共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能力進一步提升,國家安全利益得到有效維護,知識產權制度促進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


        三、重點任務


        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人民政府要對照示范區建設的目標要求,明確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定位,結合實際需求,立足區域基礎,重點從以下方面推進示范區建設。


        (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加強對區域知識產權發展形勢的研判,科學合理部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護知識產權,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顧。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研究制定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規劃,部署一批重大改革舉措和重點工程。建立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合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二)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法治化水平。完善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法規和規章。加強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等領域和海關保護等環節的行政保護,強化知識產權行政裁決,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執法保護協作機制建設。建立健全規制商標惡意注冊、非正常專利申請以及惡意訴訟等行為的長效機制。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嚴格執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推動建立有效打擊知識產權領域惡意訴訟行為的常態化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銜接機制,促進行政和司法辦案標準統一。強化打擊侵權假冒犯罪機制建設,嚴厲懲戒各類知識產權犯罪行為。


        (三)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推動建立知識產權行政確權案件與各類侵權糾紛案件聯合審理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推廣利用仲裁、調解等方式快速解決糾紛。鼓勵行業協會、商會等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機制,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健全行政確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的銜接機制。優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建設,建立重點關注市場名錄。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監管水平。健全完善知識產權侵權鑒定及侵權損害評估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訓力度,建設高素質的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加強知識產權技術調查人才庫建設。加強信息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宣傳培訓,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和能力。


        (四)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和司法保護部門設置。深化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加大知識產權快保護機構布局建設力度。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完善技術類知識產權審判機制,持續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審判“三合一”改革,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強化知識產權檢察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機制。研究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的知識產權保護。


        (五)推進區域內知識產權領域國際合作交流。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參與知識產權領域公共外交。健全與國內外權利人溝通渠道,加強與區域內國內外行業協會、商會、社會團體等信息交流。健全區域內重大涉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通報和應急機制,積極回應國內外權利人關切。綜合利用各類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積極宣傳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成就。挖掘宣傳區域內知識產權優秀案例,講好中國知識產權故事。


        (六)維護知識產權領域國家安全。加強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自主研發,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和保護。依法管理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行為。建立健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加強對區域內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信息供給,支持企業維護合法權益。強化國際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建設。鼓勵保險機構圍繞知識產權保護拓展海外侵權責任險等保險業務,支持企業設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互助基金。


        四、組織實施


        (一)創建條件。擬申報示范區建設的主體應為地級以上城市(不含直轄市)或直轄市下屬區(縣)。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整體部署有力,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統籌協調和工作推進機制健全且運行良好。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等各類型知識產權的行政、司法保護水平較高,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較為健全,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監管水平較高。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資源保障良好。


        (二)創建程序。申報城市(地區)人民政府制定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經所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核后報送至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示范區的申報、遴選、管理和驗收評審等工作,擇優選定若干城市(地區)開展示范區建設,建設期為2年。建設期滿通過驗收評審的,認定為示范區,示范有效期為3年。示范有效期滿,示范區可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續展申請,經審核通過后繼續認定為示范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強化與現有知識產權創建示范工作的銜接,制定申報指引,推動示范區建設。各有關地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認真制定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創新組織管理模式,探索建立定位明確、精簡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加大資源投入,強化人才支持和條件保障,確保高質量建設。


        (二)嚴格創建示范。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應嚴格按照建設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細落實。認定為示范區的城市(地區)要總結鞏固建設成果,積極發揮示范作用,帶動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面提升。


        (三)強化政策支持。對于示范區建設城市(地區)和認定的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動態調整政策清單,從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資源供給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在行政和司法保護創新工作推進中予以優先考慮。


        (四)嚴格監督管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示范區建設的監督管理,指導相關地區建立信息報送和評估機制,完善問題導向的評估指標體系。加強第三方監測,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做好對示范區建設及示范過程中各項重點任務實施完成情況的總結評估。建立有進有退的管理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存在明顯問題的責令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取消示范區建設或認定資格。


        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建設城市(地區)及所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推動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和認定完成后,要及時總結推廣示范區建設好的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把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推薦服務
        • 點擊次數: 3
          2025 - 04 - 24
          近日,由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組委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主場活動在北京舉行。宣傳周活動組委會主任單位負責同志、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中央宣傳部部務會成員、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胡凱紅,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白清元出席活動并致辭。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總干事鄧鴻森作視頻致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宮鳴、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于健龍,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助理總干事夏目健一郎出席主場活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主持活動并介紹宣傳周期間組委會各成員單位主要活動安排。今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的時間為4月20日至26日,活動主題為“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將集中展示知識產權對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支撐促進作用,以及人工智能推動知識產權制度革新、治理效能提升的有關情況,充分體現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之間共生演進、雙向賦能、融合發展的緊密聯系。申長雨表示,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特別是積極回應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推動完善人工智能相關知識產權制度規則,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知識產權領域的運用,推動知識產權工作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知識產權治理效能不斷提升。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和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論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胡凱紅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版權戰線錨定建設版權強國的宏偉目標,推動版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版權發展之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給版權帶來了挑戰和機遇...
        • 點擊次數: 2
          2025 - 04 - 14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2月底,廣東發明專利有效量在全國率先突破80萬件,達80.8萬件。近年來,廣東發明專利快速增長,創新資源持續集聚,為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發明專利有效量持續領跑全國,發明專利質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80萬件,已連續二十五年居全國首位;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6.77萬件,居全國首位,占發明專利有效量的46.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8個百分點。二是戰略性產業集群發明專利創造勢頭強勁,8個產業發明專利數量領跑全國。截至2月底,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群發明專利有效量56.12萬件,居全國首位,占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的69.43%。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中,新一代電子信息等8個產業集群發明專利有效量居全國首位。三是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明專利增速較快。截至2月底,全省9.02萬家企業共擁有發明專利70.32萬件,占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的86.98%;全國發明專利有效量排名前十的企業(不含港澳臺)中,6家企業來自廣東;全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明專利有效量同比增長26.81%,明顯高于全省企業總體增速(19.58%)。四是高質量創造促進高效益運用。2024年,全省發明專利許可、轉讓分別有6874次、29647次,涉及發明專利的專利權質押登記金額1387.07億元;在全省專利許可、專利轉讓和專利權質押登記中,發明專利數量占比分別為66.90%、41.51%和34.73%,明顯高于有效專利中發明專利占比(20.54%)。近年來,全省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系統大力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互融互促,在政策供給、試點示范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多項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聯合相關部門出臺《關于知識產權助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 點擊次數: 6
          2025 - 04 - 10
          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各有關單位:  為做好2025年度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申報工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根據《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關于印發〈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經管省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2024年修訂)〉的通知》(粵財工〔2024〕2號)和《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穗知規字〔2023〕1號)有關要求,我局制定了2025年度第三批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促進類)申報指南和項目申報書。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單位工作需要,積極開展項目申報工作。附件: 1.2025年度廣州市第三批知識產權項目(促進類)申報指南.docx  2.2025年度廣州市知識產權項目申報書.docx  3.廣州市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項目網絡申報操作指引.docx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5年4月2日
        • 點擊次數: 3
          2025 - 04 - 09
          2024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以“加快推動專利產業化,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活動以轉化運用為牽引,以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為重點,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供給,積極推進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各地累計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1.6萬余場次,參與企業20余萬家,路演推介專利3萬余項,推動2萬余件專利實現轉化落地或達成合作意向,達成投融資意向金額200多億元,取得了廣泛影響和積極成效。一、多部門協同,全面提升活動影響力。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科學院、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地方和部門,共同組織舉辦了4場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重點活動,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有力支撐區域重大戰略、重點產業領域、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江西、河南、廣東、重慶、四川、山東等地方聚焦低空經濟、醫藥生物、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組織開展路演對接、金融服務、商圈巡展等各具特色的“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二、多環節聯動,加快推動高價值專利轉化落地。在供給端,引導高校院所積極參與線上線下專利轉化對接,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和布局,從源頭上優化專利供給質量。在應用端,推動企業利用專利盤活系統,參與轉化對接活動,遴選專利技術和合作團隊,培育專利密集型產品,打造知名商標品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推進重點產業強鏈增效。在服務端,發揮公共服務與市場化服務的協同作用,開展融入式、伴隨式服務,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指導、座談交流等方式,組織惠企活動2000余場次,為高校院所與企業搭建專利轉化對接的橋梁。三、多舉措推進,持續提升專利轉化運用服務效能。各地圍繞產業專利轉化運用實際需求,優化服務舉措,豐富服務內容,推進線上線下活動融合互動;組織開展以專利轉化技能、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金融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實務...
        Copyright © 2018 - 2019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業云服務
        地址:中國·廣州·天河區·體育西路 191 號 B 塔 4416
        電話:+86 020-32502900
        傳真:+86 020-32502999
        郵編:510000


        X
        3

        SKYPE 設置

        4

        阿里旺旺設置

        5

        電話號碼管理

        • 020-32502900
        6

        二維碼管理

        返回頂部
        展開
        亚洲av高清不卡久久_91九色TS另类人妖_精品精品国产国产自在线_国产歐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menu id="qos4g"><rp id="qos4g"></rp></menu>

            1.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日韩欧美自拍另类 |